工厂化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厂家

循环水养殖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水净化系统生产商

全国咨询热线:穆经理135 7180 8516

当前位置:循环水养殖 > 循环水养殖技术 >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分享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分享

阅读:75  编辑:yzshui.cn  分类:循环水养殖技术  发布:2025-03-19 13:29:35  来源:

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滨对虾,以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性及鲜美的口感,成为我国重要的养殖品种之一。然而传统养殖模式下虾病频发,制约了南美白对虾的可持续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应运而生,通过精确控制水温、水质、氧气含量等,为对虾提供*佳生长条件,同时封闭的养殖环境有利于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便于实施防疫措施,是一种高效、可持续的养殖模式。

南美对虾养殖

在工厂化循环水养虾系统中,养虾池的水依次经过微滤机、蛋白质分离器、生化处理池、紫外线杀菌、泵池充氧后回流至养虾池。这一过程中,水体中的无机物、有机物以及氨氮等有害物质经物理、化学、生物处理得以循环利用,实现对虾的高产、高质量、可持续养殖。随着减抗、限制尾水排放以及对地下水取用限制等政策的实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因设施化、机械化水平高,节能环保、养殖高效等优点备受重视,作为海鲜陆养的典型代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放苗前准备

(一)设备检查

养殖前需全面检查水气和过滤处理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包括调试和检修增氧设备、循环水各处理单元、排污管道等设备,对石英砂滤罐进行反冲洗,确保养殖过程水流顺畅且水质达标。

(二)水体准备

养殖系统试运行结束后对养殖池进行杀菌消毒:浸池、排水、刷洗后采用漂白粉或复合碘溶液消毒或用大于 20ppm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后刷洗、冲洗。放苗前 1 至 3 天进水,进水量为池高的 4/5,进水后开启循环水系统使水体循环并用增氧泵曝气。适当肥水,培养有益藻,使水质达到养殖标准。南美白对虾适宜的水质条件为:水温 27℃左右,水色黄褐色或褐色,透明度 20 – 40cm,pH7.6 – 8.6,溶氧至少 5mg/L,总碱度 110 – 140mmol/L。

放苗

(一)苗种选择

挑选体质健壮、体色健康、逆水能力强、无病无伤且检疫合格的优质苗种,*好购自省级以上良种场。试养 1 – 2 天后死亡率应不大于5%。检测虾苗活力时,取 150 尾左右虾苗放入亮色水盆中,健康虾苗会在手伸入水中或搅动水体时立即应激逃避和逆水游动。根据运输时间长短选择不同规格的虾苗,运输时间长的选择体长 0.8cm 以下的虾苗,运输时间短的可选择体长 0.8 – 1.2cm 的大苗。

(二)放苗时间

水温调至 22℃左右即可开始放苗。工厂化养殖水体建在室内,虽放苗时间不受天气限制,但*好选择傍晚放苗,避免晚间虾苗大量脱壳影响成活率。

(三)虾苗入池

放苗前先将苗袋漂浮在水面上平衡温差,使苗袋水温与养殖水体水温相差不超过 2℃后再放苗。放苗时添加抗应激类药物,当天晚上施用药物补钙,增强虾苗体质,提高成活率。

(四)放苗密度

虾苗放养密度应根据养殖技术水平和产量预测测算。体长 1cm 以上的虾苗,一般放苗密度在 300 – 500 尾 /m²,一次性放足。夏季高温天气减少放苗数量,冬季低温可增加放苗密度。当虾苗长到 2.5 – 3.0cm 时,应再次分池,分池时注意避免虾苗受伤。

饲料喂养

养殖期间保持饲料充足,在投喂虫浆等动物性饵料前进行消毒处理。根据虾体长、体重、残饵量确定每日投喂量,遵循少量多次投喂原则,前期每天至少投喂 2 次,中后期每天至少投喂 6 次。投喂时可暂时关闭循环系统并减小气泵曝气量(苗期),减少水体流动对虾苗的干扰,投喂结束后重新开启循环系统。

日常管理

(一)日常巡视

定期检查残留饵料量并调整投喂量。蜕皮期减少投喂,蜕皮后补充钙质防软壳。同时,定期检查循环水系统运转情况,确保正常。

(二)水质调控

每日投料前观察虾的状况,清理死虾及虾壳,排掉底部部分污水。随着虾苗长大和饲喂量增加,水体氨氮浓度上升,需增加换水量,但不超过原水体的 10% 以避免虾苗应激。

疾病防控

(一)杀菌消毒

循环水系统配备紫外线杀菌、臭氧等杀菌设备,生物池培养优势菌种。若出现病害,可检测生物池填料菌种或关闭循环系统对养殖池单独杀菌处理。此外,拌饵前杀菌消毒,养殖池每 5 天消毒一次预防弧菌爆发。

(二)补充微量元素

前期虾苗脱壳频繁,需及时补钙,同时适当补充镁钾促进钙吸收。

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生长速度慢

投喂时可关闭循环水和曝气系统,防止虾苗未进食前饵料被打碎排走。控制好投喂量,在不影响水质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投喂量。转料时,前两天用苗场饲料,之后掺杂自己的饲料进行转料。定期检查水体水质指标,关注水中钙镁钾含量,防止脱壳困难。

(二)掉苗

若虾苗质量无问题但死亡率高,可能是水质变化过快、操作速度过快等原因导致虾苗不适应。可参考苗场水质监测指标调水,或采用空池放苗、滴流补水方式让虾苗适应水质。来苗入池后稳定两天再进行淡化或转料操作,若死亡率超过 10% 且每天有掉苗,可能是虾苗应激或中毒,需检查水质与苗场差异、调水材料是否受污染、设备是否冲洗干净等。

 

声明:部分内容、图片、音视频素材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对其内容(观点)正确性的完全认可!如有相关需求,请联系我们并以具体沟通为准!如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