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工厂化水产养殖无疑是行业前行的关键趋势。许多人初接触这一概念,便被 “成本高昂” 这一印象劝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工厂化水产养殖的核心要义在于提升效益、降低污染,而达成这一目标,并非一定要依赖顶尖的先进设备。其关键所在是生物过滤技术。传统土塘养殖弊端明显,大排大放对环境破坏严重,尤其在养殖密集区域,交叉污染致使病菌肆虐,养殖失败风险直线攀升,而且土塘养殖易受寒潮、赤潮、暴雨等自然环境干扰。反观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热量损耗微乎其微,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 鱼虾粪便等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产生有毒的氨氮,一旦浓度超出鱼虾耐受范围,就会引发中毒死亡,过多有机物还会诱发鱼病,所以妥善处理排泄物、维持水体水质平衡优质是工厂化水产养殖的重中之重。
在规划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时,以下因素不容忽视:
水源
倘若当地水源温度契合目标养殖温度,且未遭上游污染,那便是理想的选址。当下诸多江河下游受工农业污染,水质堪忧,根本不达标。优质的水源,甚至能开展工厂化直流水养殖。在山区,借助地势引水入养殖池,养殖废水简单处理后即可达标排放,大大削减成本。像潍坊海边,不少人养殖碟鲆,抽取常年恒温的地下海水,经地层过滤后*为洁净,污水过滤后就能排放。所谓 “天时”,即工厂化养殖大势与农业补贴政策;“地利”,便是渔场位置是否具备养殖优势;“人和”,涵盖技术储备、风险管控与投资运作等人为因素。若有山泉水作为水源,水成本将节省不少,特别适合虹鳟鱼、娃娃鱼、鳗鱼等品种养殖。
热源
各地皆有四季温差,即便热带地区也不例外。若想开展工厂化全封闭式养殖,实现反季节、节假日高价销售,热源或冷源问题必须考量。水比热大,加热制冷耗能巨大。北方常用水锅炉,南方夏季高温需给养殖水体降温,若用空调制冷,电费是笔不小的开支,若有冷水源,可考虑热交换制冷。
养殖品种
养殖品种选择因人而异。名贵品种未必比大众品种更赚钱,有客户土塘养殖生鱼,亩产高达 2.5 万斤。名贵品种之所以珍贵,多因养殖难度大、成功率低。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名贵品种。近年来,淡水的鳗鱼、宝石鲈、澳洲淡水龙虾、淡水石斑鱼、娃娃鱼,海水的斑节虾、石斑鱼、半滑舌鳎、海马等都是热门品种,但选择时务必关注未来市场价格。澳洲淡水龙虾虽热门,种苗却对行业发展有所限制。
养殖密度
为提升效益,工厂化水产养殖常提高养殖密度,即每立方水体中生物平均体重。密度越高,投饲量越大,水中有机物积累越快,水处理要求也就越高。
养殖技术
这是核心的软件要求。通常工厂化水产养殖要求从业者有相关品种养殖经验,再行升级,否则风险较大。
启动工厂化水产养殖虽有一定的挑战,但只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即使是小白也能在这片领域开启成功之路。
上一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到底厉害在哪?
声明:部分内容、图片、音视频素材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对其内容(观点)正确性的完全认可!如有相关需求,请联系我们并以具体沟通为准!如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