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过度繁殖的虾塘,虾的食欲明显减退,生长也受到抑制,那么蓝藻究竟对虾塘有多大的危害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
一、藻毒素的多样性及其危害
1. 赤潮毒素
赤潮毒素主要由甲藻、裸甲藻和夜光藻等赤潮生物产生。这些藻类能分泌稳定的甲藻毒素,如神经性贝毒甲藻素、麻痹性贝毒素和溶血性贝毒素。这些毒素对动物的心肌、呼吸和神经中枢具有阻碍作用,甚至具有溶血作用。夜光藻则是一种*具危害的有毒赤潮藻类,它主要分泌神经毒素,对鱼虾的呼吸系统产生毒性和抑制作用。夜光藻存在的水体常伴有荧光弧菌等病害,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大量虾类偷死,*终养殖失败。
2. 蓝藻毒素
蓝藻毒素主要由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和颤藻等蓝藻产生。微囊藻毒素通常存在于蓝藻细胞内,当蓝藻细胞衰老、死亡或破裂时才会释放到水中。这种毒素不仅破坏肝细胞结构,还会在肠胃中生存,是对虾空肠空胃、肝胰腺萎缩的直接原因。在养殖前期,虾苗若摄入藻毒素,则会出现中毒症状,如食欲下降、行动迟缓、肝胰腺病变等,*终导致大量死亡。在养殖中后期,池塘发生“倒藻”或人为灭藻时,有毒有害藻会大量死亡,释放藻毒素,继而引发病原菌感染,导致对虾严重偷死。
二、藻毒素的产生原因
1. 海水富营养化
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毒素和蓝藻毒素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在对虾养殖过程中,人工投喂大量配合饲料和活鲜饵料,由于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原因,往往造成投饵量偏大,池内残存饵料增多,严重污染养殖水体。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加剧了海水的富营养化,为有害藻类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倒藻产生藻毒素
“倒藻”是由于气候突变、人为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藻类大量死亡现象。倒藻时,水体理化因子和浮游生物发生剧烈变化,藻类死亡导致溶解氧下降、二氧化碳增加、PH值下降。同时,大量死藻的分解会消耗氧气并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若池塘自净细菌不能及时分解大量死藻,藻毒素就会不断累积并快速释放到水中,给鱼虾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中毒死亡。
三、控制藻毒素的措施
为了有效控制藻毒素对虾塘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控制外源营养物质的输入并减少内源营养物质负荷以抑制有害藻的生长;
2. 根据食物链原理合理适量混养滤食鱼类以控制蓝藻数量;
3. 定期投放有益微生物制剂以平衡藻相和菌相并净化水质;
4. 去除有机磷以从根本上治理蓝藻;
5. 避免使用化学制剂灭藻以减少对环境和养殖动物的伤害。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藻毒素对虾塘的危害,保障对虾的健康生长和养殖效益。
声明:部分内容、图片、音视频素材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对其内容(观点)正确性的完全认可!如有相关需求,请联系我们并以具体沟通为准!如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